Tagebuch 27.06.06


 


  小時候我是說國中的時候,王鼎鈞的書是我們「必讀」的「課外讀物」。那時候恨死他了,覺得那樣中規中矩、富有上進心的想法太死板,很是讓人受不了。我想那國中時代的中文教育是失敗的。那時,我們不是因為喜歡唸書、喜歡文學之美而唸,我們是為了考試而唸;我們記作者的生平也不是因為喜歡作者而記,我們是為了考試而記;那時的背書,不是為了深愛文句而背,是因為不想被老師打而背。如果沒有之後碰到了種種機緣,讓我學會讀書、深深地被文藝吸引,我想現在我還是和很多人一樣,是不喜歡讀書的,而且,碰到喜歡讀書的人,還會覺得那樣自動自發去讀書的人是怪胎咧。


  離題了。讓我重新開始談王鼎鈞吧。小時候…我是說國中的時候,王鼎鈞的書「人生試金石」、「開放的人生」是我們「必讀」的「課外讀物」。那時很討厭這個作家。不過,最近在逛圖書館的時候不小心看了他的後期作品「左心房漩渦」後,對這個散文家有不同的看法:原來,王鼎鈞也可以寫出那麼有詩意的文章阿。


  「左心房漩渦」是一本散文集。全書分成四個部分,主要寫的是長期待在台灣的作家對於大陸的感情。除了可以說,這些文章寫的很像詩以外,很難形容這些文章好在哪裡。以下引幾段真情流露的內容,相信看過引文的人也一定會被王鼎鈞的文字所吸引。在一篇「我們的功課是化學」的文章中他寫到:


 


聽我說,我來渡你,一如你曾渡我。我沒有直昇機,我有舢舨,只要你不怕弄濕鞋子。你不能等大禹殺了儀狄才戒酒。達摩渡江也得有一根蘆葦,馬戲團的小丑從胸中掏出心來,當眾扯碎,他撕的到底是一張紙。走過來吧,踢開紙屑,處處是上游的下游,下游的上游,浪花生滅,一線橫切。江不留水,水不留影,影不留年,逝者如斯。舢舨沈了就化海鷗,前生如蟬之蛻,哪還有功夫唧石斷流。


 


  我很喜歡他這樣如詩句的文章。在「最後一首詩」這篇中他寫到:


 


長江給我的印象是,偉大的使人想滅頂。一切偉大都誘人設想生命突然結束了也好,登上摩天大樓想往下跳,見了金字塔想往裡鑽,進了群山萬壑想失蹤,在拿破崙或成吉思汗麾下想赴湯蹈火馬革裹屍。


 


  這寫的雖然是散文,可是富有詩意。像,意象的運用、重複的句型都很明顯的看得出來是詩的修辭法。以下在「夢,那一個是真的」中的句子,也是我喜歡的一段:


 


我沿著小河喊你。這是哪一年的事情?你把一片草葉彎過來做船,輕輕下水,看它緩緩航去,翻覆,或是失蹤。一件又一件,你替平靜的河面增添事故。我沿岸替你找合用的草葉,驀回首你已不在岸邊。


 


  要引,整本書都可以引出來。很用心在寫的一本書。和專挖黑暗面、內心醜惡的台灣作家如李昂,或是凸顯女性在社會中發生問題的蕭颯及沒有內涵及還敢翻寫紅樓夢的白癡作家吳淡如比起來,王鼎鈞真的是一個很出色的作家。有空再到圖書館看看王鼎鈞其他的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