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24.02.11


 


去看了娜塔莉波曼主演的影片「黑天鵝」。劇情描寫追求完美承受壓力的芭蕾舞者,終於精神分裂產生多成人格太入戲而自殘死亡。女主角演技當然讓人激賞,不過那些看不出來有努力、而事實上花了很多功夫的點,比方說為了拍攝電影勤練芭蕾舞,練到讓觀眾覺得本來演員跳舞就應該跳得這麼好的努力,我其實也有感受到。


藝術常面對理性和感性的平衡。雖然尼采「悲劇的誕生」提到過度注重理性會造成危機。不過為了達到藝術的境界,太放任自己的熱情,也可能也會導致滅亡。徐四金的小說後來被拍成電影的作品「香水」中,香水代表著看不到而訴諸感覺的力量,最後電影的結果,主角打開香水而導致滅亡的劇情,和「黑天鵝」這部片最後的結尾,都反映著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在理性與感性的平衡上,想要重回理性的想法。


不知道為了演出這部電影,娜塔莉波曼本人在現實上會不會也像劇中的女主角一樣有人格分裂的傾向呢?希望可以保持著平衡才好。



 


相關連結


**********************************************************************


娜塔莉波曼的鵝肉飯 (看到有趣的網友文章) [頁面連結]


支持國片看酷馬 [頁面連結]


全面啟動 (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嗎?) [頁面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