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02.04.09


 


別的編輯室的主編,拿了一本德文書給我看,問我值不值得出版。那本書的書名叫做「Tatort-Krankenhaus(犯罪現場-醫院風雲)」。聽起來是很有驚悚小說的感覺,不過其實內容大部分是在討論德國不健全的醫療體系,可能會對病人造成什麼樣無法挽回的不幸。書的內容非常沒有特色,只不過取了一個吸引人的書名,就可以讓選書的主編眼睛為之一亮。所以…,所以書名對一本書的影響很大。


我記得從前上研究所的文學課時,老師問我們「Das Parfum(香水)」這本小說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就她來說,她覺得徐四金的這本小說之所以成功,完全是因為書名取的好。她覺得這樣的書名既簡單又很有異國風,讓人想要閱讀,所以才會獲得成功。


但是…「Das Parfum」的內容畢竟還是和香水和嗅覺有關啊。有些書的內容和書名完全不相干,這樣因為書名取的好而成功的書,我可以想到的,就是Lily Franky的「東京鐵塔」。「東京鐵塔」這本書的內容,和東京鐵塔本身並沒有什麼相關啊。如果取了一個和母親相關的書名,整本書應該會NG吧。


繞了一大圈,我要說的是,很多人看完莎拉˙杜南特(Sarah Dunant)的「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之後,也都不能回答,為什麼這本書會有這樣的書名。書的主角阿蕾桑德拉,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她匆促地嫁做人婦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老公原來是同性戀。而老公的愛人,竟然是自己的哥哥。結果女主角和自己婚前喜歡的愛人偷情,然後生了小孩,最後住進了修道院。這…這就是這本400多頁的小說主要的情節。整個故事,雖然有兩度提到波提切利的畫作,但都只是「順道帶過的提到」。故事的本身。其實比較讓我連想到李安的喜宴。


很多段落描寫主角內心的慾望,還有主角和家人之間,因為假戲真作的失敗婚姻,與社會不容的同性戀情,所引發的細微感情。不過因為我看過張愛玲的書,所以在看「維納斯的誕生」時,覺得也許是作者技巧不夠,或是翻譯的關係,又或者是文化的差異…總之,在這方面,作者的功力並沒有感動我。裡面對於景色的描述,我也覺得很一般:


 


 


我黎明時起床。空氣中飄著烘焙麵包的氣味,引得我飢腸轆轆。後院的花園是母親最喜歡的地方。闢建的時間還不久,才剛滿六個夏天,但父親從鄉下別墅裡搬來了各式各樣的植物,所以感覺上頗有規模。裡面有一枝正在抽枝的無花果樹,一棵石榴,一棵核桃樹,一排由黃楊和芬芳的桃金孃所構成的灌木叢。藥草圃裡有大量的鼠尾草、薄荷、迷迭香、輪藻、羅勒可以提供廚房所需,還有各種鮮豔的花朵,隨著季節而更替…。(114)


 


 


怎麼說呢,我就是沒有辦法透過作者的描述,去想像麵包的氣味、去具體地想像有著各式植物的花園。而不僅是寫景的段落如此,描述主角心情的段落更是這樣,都是很直接但卻很有距離的敘述手法。我啊,我還是比較喜歡要說一個人陷入情網的時候,不是直接寫很愛某個人,而是從動作、從其他的話裡面透露出來的老派()真情寫法。


不過,說是這樣說,和別本書比起來的話,杜南特的書也不是真的很糟啦。我馬上可以舉的例子,就是至少比「河對岸的窗」好看。學習藝術的人,應該也可以從閱讀裡,發現到我接收不到的樂趣吧。出版這本書的公司,把這本書做了硬殼精裝還有精美的書套。光為了這本書看起來這麼漂亮,我還是沒有後悔買下這本書。


   


相關連結


*********************************


維納斯的誕生文本(簡體)大陸把全部的文本都上傳,真讚()真誇張 [頁面連結]


循著慾望的女神:裡面也有問,取書名的問題 [頁面連結]


生錯時代的才女:我覺得寫得很老實,尤其是彎彎香皂的說法 [頁面連結]


 


 


我其他的圖書記錄


*********************************


我願意為妳朗讀:徐林克的作品,凱特溫斯蕾是我新的X幻想對象 [頁面連結]


刺蝟的優雅:哲學思考,看了會變聰明 [頁面連結]


丈量世界:洪堡和高斯的故事  [頁面連結]


 


       (嗯...這位大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