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14.03.09


看完了凱特溫斯蕾主演的「為愛朗讀(the Reader)」之後,找出書架上徐林克(Bernhard Schlink)的原著「我願意為妳朗讀(der Vorleser)」出來,想要詳細地閱讀原著。希望藉著文字,詳細地掌握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


主角麥克(Michael Berg)十五歲的時候,與三十六歲的成熟女子漢娜(Hanna Schmitz)秘密熱戀。在那段日子裡,漢娜除了和主角有著肌膚之親的關係以外,還常常希望主角唸書朗讀給自己聽。短暫的戀情結束了很多年之後,讀大學法律系的主角,在審判昔日納粹分子的法庭上,又看到了昔日的戀人。這時他才發現,原來曾和自己溫柔纏綿的對方,其實是二次大戰時期,德國集中營裡面,屠殺猶太人的劊子手。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就已經被這個故事感動不已。被判終身監禁的漢娜,某天在牢中突然收到麥克的錄音帶。透過錄音帶,已經不年輕的小情人麥克,繼續做著十五歲曾經做過的事:朗讀各種書籍的內容給牢中的愛人聽。而最後,在漢娜服刑十八年後獲得假釋之前,和主角見面。本來終於可以回復自由之身的漢娜,卻在最後一晚在獄中自殺…,這樣的結局,我覺得十分突兀,於是我才又看書,想要找出導致這種結局的合理解釋。


如果你有看過電影,之後又看了原來的文本,你就會和我一樣地發現,讀書比看電影能得到更多的細節。像第10頁女主角第一次抱著男孩時,男孩「感到她的胸脯貼著我的胸膛。…嗅到了自己口裡的酸氣,還有她剛剛流下來的汗味。」這味道的描述,在電影裡面就表現不出來。


其他像是31頁提到主角父親的工作,39頁提到麥克原來有戴眼鏡,60頁提到主角因為約會缺錢而去偷東西…很多很多的細節,都只有在書中才讀的到。在102-3頁時,對於法庭裡的攻防描述更為細緻。而87頁就寫到,再度於法庭上看到昔日愛人的主角,認出了對方的時候,就已經對她「一點感覺都沒有」了。在感情上曾經受傷的主角,已經對所有的人封閉了自己的感情。


相對於主角來說,漢娜其實一直還是把感情寄託於麥克身上。不僅在獄中聽著主角錄製的朗讀錄音帶,獄中房間的牆上,還貼著有主角上新聞的剪報(178)。當她終於碰到期待已久的戀人時,聽到朝思暮想的愛人居然問自己「我們在一起的那段期間,妳有回憶過,自己曾經做了什麼事嗎?(Hast du vor dem Prozess an das, was in dem Prozess zur Sprache kam, eigentlich nie gedacht?     Ich meine, hast du daran gedacht, wenn wir zusammen waren, wenn ich dir vorgelesen habe?)(原文187)」…(我猜想,)漢娜這時應該突然驚覺人事已非,而且在監獄裡的這些年,漢娜又看了很多研究納粹暴行的書籍,可能…可能在這個夢想幻滅的時間點,她不得不面對自己之前做的殘酷暴行,於是終於自殺,讓整個故事以悲劇收場。


當然這是時代造成的悲劇,對於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這件事,在本書中也有多所思考和著墨。裡面提到在大量屠殺之後造成的麻木感(106-7),裡面譴責當時擔任劊子手在殘殺別人時,那種對別人的生命毫不在意的冷漠。(134)。德國人在這方面,對於自己之前做的錯事,寫了很多小說來做自我的反省。也許是民族性不同吧?不曉得有沒有人發現,在這方面,日本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日本人就不會自我反省,他們改寫歷史,他們絲毫不想承認自己做過那麼血腥的事。就算提到,在他們來說,也好像殘殺中國人理所當然的事情。不僅是日本的政治高層,甚至連我們台灣的前總統,也去參拜他們的靖國神社。當然,對於這些,我也不能說什麼啦,我也是喜歡可愛的鈴木亞美和幾乎所有的早安少女組成員。


因為之前的畢業論文,是研究徐四金(Patrick Sueskind)的香水(Das Parfuem),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描述情慾的章節裡,都會提到「嗅覺」這個元素。從第10頁出結識女主角時,就有氣味的描述。接著在33頁也有和氣味相關的段落。在168頁的內容,是描述氣味最長的也最精彩的精華篇章:


 


 


以往,我特別鍾愛她的氣味。她永遠都散發出清新的氣息,剛洗過澡,洗過衣服,或是剛出汗、剛剛被愛過的氣味。有時候她會使用香水,我不知道是哪一種牌子,那種味道也許比任何一種東西都來得清新。而在那清新的氣味下,是另一種沈重、陰暗、刺鼻的味道。我經常像一隻好奇的野獸般往她身上嗅。從她的咽喉和肩膀開始,那是剛清洗過的清爽味道,沈浸在她胸脯之間的汗水氣味,混入腋下的另一種味道,找出她腰身四周或腹部那股濃重、陰暗而近乎純粹的氣味,還有她那兩腿間那令我興奮、近似水果的微香;我還會聞她的腿和腳,她的大腿,也就是那濃重氣味消失之處,她膝蓋的凹陷處又帶著輕淺、清爽的汗味,她的腳則帶著肥皂、皮革,或是疲倦的氣味。…現在我坐在漢娜旁邊,聞到的是一個老婦人的味道。我不知道這種氣味是如何形成的,這是我在祖母、外婆、年邁的姑媽身上聞到過的氣味…。(168-9)


 


 


在研究「香水」的時候,我讀了很多和嗅覺相關的書籍。而在這本書裡,我們再度發現,作者利用嗅覺描寫出主角心裡的慾望。因為(我想作者知道,)嗅覺和我們的情慾非常相關。嗅覺代表著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非理性的那一面。


仔細看這本書的話,會發現在書的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有互相呼應的橋段。作者很用心地在不少地方埋下伏筆,而最後引出了結果。像107頁呼應了之前68頁描述和「馬」相關的段落。而117-8頁則是從之前的很多小細節當中,合理推論出原來漢娜是不識字的文盲。這種「經過設計」的內容是這本書的一個特色…。其實要仔細說的話,這本書還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如果我現在還在讀研究所的話,我應該會寫和這本書相關的論文吧。這本書不僅有情色的部分、又有討論人性的情節。不論在哪方面來看,都是一本精彩的小說啊。 


 


 


    


 


 


*****為愛朗讀電影片段*****



 


 


其他我在網路找到的、也蠻好的相關書評


**************************************************


網友馬賽克女郎的書評:很深入的文章 [頁面連結]


不會用手寫字的書評:很用心在寫 [頁面連結]


格格布露花園的文章:配合著照片再在寫 [頁面連結]


我把它一夜讀完:很有水準的研究,有作者的詳細介紹 [頁面連結]


 


 


我的其他讀書心得


***************************************************


刺蝟的優雅:很有哲思的好書 [頁面連結]


認識幾個字:張大春教育小孩的紀錄 [頁面連結]


目送:和親情相關的書 [頁面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