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01.11.08


 


想去參觀台北雙年展很久了,今天終於下定決心騎車到北美館看展。在看完展覽後、寫這篇日記之前,我已經打電話給所有我的好朋友,鼓勵他們去看這場展覽。我覺得這是一場很有水準的展覽,很值得一看:可能很多現在的美術展,會有很多標新立異的作品,讓觀眾有「這個好玩」的感覺。不過這個展覽不僅只有這些,這個展覽還展出了更多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內容。


「全球化(或反全球化)」是展出的一個主題。之前上課提到全球化的時候,都沒有想過全球化有那麼多的缺點(或優點)。在很多的錄像作品裡面,抗議人士發起反全球化的示威活動。我從展出的影片裡面看到了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在反對什麼…,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展覽,可以開闊我的眼界。


「文化衝突」是另一個展出的主題:有一個人躲在各個外國人的身後,那個人叫做「藏聲者」。他念什麼中文句子,前面的外國人就跟著學著說出口。結果呢…結果因為各個外國口音的關係,讓本來中文的意思變了調。


有一系列的錄像作品中,剛開始在螢幕上出現的,是世界各國的地標。比如說自由女神像、巴黎鐵塔、凱旋門…等。不過隨著鏡頭漸漸地拉遠,才發現,影片拍攝的地點根本不在巴黎或紐約,而是在台灣的某個角落。這…這也可以被歸類到是「文化衝突」的作品嗎?


「環保」也是展出的一個主題。除了很多影片紀錄著各種環保的活動以外,在中庭的雕塑廣場,還有一塊地用很多的啤酒箱種了很多的蔬菜。怎麼說呢?…這樣的表現法,就很吸引我這個藝術的門外漢。()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關於「資本主義」的討論:有一個英國人撐著傘討論什麼是資本主義。我覺得哲學系的學生對他說的內容一定很感興趣。只可惜…,只可惜我看到一半,美術館就要關門了。如果有機會的話,很想看完他到底說了什麼。


有人還想要去北美館嗎?…找我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