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05.06.09


 


我看完了皮耶˙巴雅德(Pierre Bayard)的「不用看完一本書(Comment parler des livres que l’on n’a pas lus?)」。照書上說的話,我應該不用看完的這本書的。不過…,不過我還是老老實實地看了,並且現在在寫這本書的讀書記錄。


這本書主要是在叫大家不要看書。身為 文學 教授的作者,希望大家不要為了沒有讀過某本書而覺得心虛。對他來說,不用看書就可以對一本書做出評論。看了書反而不好,看了書反而會造成錯誤的認知。這樣的說法,對於之前很少接觸文學理論的人,可能會覺得整本書簡直就在詭辯或是硬拗。不過如果仔細看、仔細想想的話,還是會覺得作者表達的想法之中,還是有一些是有道理的。


作者認為重要的不是我們讀的某一本書。單本書的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瞭解這本書和別本書的關係,重要的是要瞭解這本書在整體圖書館中佔有的位置。書那麼多,我們不可能每本都看。我們人生有限,想要每本書都看也一定看不完。懂了這點、懂得書相互的關係,我們就可以對單本書做出討論。太專注在閱讀一本書的話,反而見樹不見林,反而會造成誤解。


作者也提到讀者的重要性。由於讀者的文化程度與成長背景的不同,對於書的接受也都不一樣。就算是同一個讀者,經過了好幾年後重讀一本書,也會因為人生閱歷的不同,而對書有不同的體會。這樣說來,讀者是重要的。書的內容在印出來之後並不是結束,而是透過各個不同讀者去閱讀它,而發展出不同的生命。既然書的內容不是固定、而是會變動的,既然我們沒有辦法確定理解真實文本要表達的內容,我們也不用執著要看完各本書。


其實我們看書也會遺忘,不可能一字一句牢記在心裡。人是會遺忘的動物。不僅讀者會忘了所讀內容,甚至連作者也常會忘了自己寫過什麼。我們記得的,只不過是讀過內容中,我們記憶深刻的片段。這些片段內容,因為對我們有意義,所以和我們的人生、和我們之前閱讀的經驗結合,成為我們內在知識的一部份。我們和別人討論書的時候,其實是在討論這些經過轉化的片段內容。在討論書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遺忘了書裡面其他大部分的內容。在這點來說,我們不能確定我們有真的看過某本書。我們讀了書,就開始在遺忘。


所以要是我來歸類的話,就我記憶的片段內容來說,這本書應該會歸類在班雅明一類的文學理論書。作者所述雖然乍聽起來有道理,不過要知道單本書和其他書的關係,也要透過大量的閱讀、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素養,才能夠知其關係。每個人對於書的接受不同,也還是要真的去讀,才能造成這樣的歧異。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合理的地方,我已經捨棄遺忘;對我印象深刻的內容,現在也已經變成了我思想中的一部份。


 


相關連結


*******************************


文匯報書評:很詳盡的書評(比我詳細啦) [頁面連結]


真的不用讀完歐:這篇文章裡,還有網友自己畫的示意圖 [頁面連結]


不用譯完一本書:本書譯者的部落格連結 [頁面連結]


 


 


我其他的讀書記錄(以下的書都和改編成電影了)


*******************************


天使與魔鬼:小說好看,電影更好看 [頁面連結]


我願意為你朗讀:凱特溫斯蕾是我的性感偶像 [頁面連結]


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你:裡面有一個金髮美女很漂亮啦 [頁面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