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03.12.07


   


        因為在網站上,看到和雜誌或報紙記者相關的工作職缺,所以在圖書館看到相關的書籍「如何成為採訪寫作高手(Speaking of Journalism)」,就順手拿起來看看。


        這本書是不同報導領域的記者們,在受邀演講時的紀錄。要說是完全的紙上談兵,對於如何做一個記者、如何做一篇好的報導,一點用處也沒有的話,也還沒有到那麼糟糕的地步。看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做記者採訪這回事,還是要自己親身下去做。用看書的方法,想要從中學點什麼的話,好像行不太通的樣子。


        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重點摘要:


 


*特稿(約翰泰勒尼John Tierney)


~用不同的角度才切入報導的人事物。雖然有時候,報導出來的文章,與被報導的人所認知的不一樣,不過,這是以採訪記者角度切入的結果。


~在報導時,尋找關鍵的人事物,以其為核心,來做報導。有時候,要尋找這樣適當的例子非常不容易。


~不要侷限於預設的想法,可以不一定要訪問事件的核心人物,而是做以核心人物旁的配角為主題的報導。


 


*個人專欄(珍妮佛愛倫Jennifer Allen)


~以真誠的語氣,引起讀者的共鳴。不要太以自己的認知為主,自己為有趣、自己為風趣地去批評別人。同時,如果碰到上司要求寫作詆毀別人的文章時,要對自己的立場有所堅持。


 


*科學、科技與醫學(凱文馬肯Kevin McKean)


~科學記者是專家和讀者之間的一座橋樑。寫作科普類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表達清楚。寫作科學類文章的時候,將「人的故事」和其研究的科學專題結合,會讓報導不會令人覺得無聊。


~訪問研究專家時可以提出的問題:1.一開始你是怎麼會對這個主題產生興趣的? 2.在你的生命之中,是什麼事件預備的你的發現之路? 3.當你失敗或成功時,感覺如何? 4.做為像你這樣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感覺? 5.有了這樣的重大發現,又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


 


*編輯與作者(寇比昆瑪Corby Kummer)


~在和作者合作的時候,如果不是必要的話,少去修改作者的稿件,讓作者呈現出自己的聲音。如果遇到不清楚的文章的話,要詢問作者的原意。


 


*政治與公共事務(珍梅爾Jane Mayer)


~報導政治新聞時,常常都不會有什麼新鮮的事情,聽到什麼就寫什麼。不過,在不經意地提出非一般性的問題時,常會從受訪者的回答中,知道受訪者的真正想法。


~在公共事務的報導上,議題的設定,最好可以生活化。且在報導時,要多方訪問、多方查證。且寫作時,要表現出臨場感。


 


*人物的描寫(馬可辛格Mark Singer)


~隨時保持好奇心,當一個最佳的聆聽者。對人有興趣,找出現象背後更深層的意義。


 


*體育新聞(勞瑞密芙琳Lawrie Mifflin)


~懂得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在報導的時候,正反兩面的報導最好都要兼顧。


 


*健康與社會新聞(梅琳達貝可Melinde Beck,珍妮絲卡波蘭Janice Kaplan)


~要便辨識何時是報導某一議題的最佳時機,對新趨勢要有判斷力,給予讀者多面向、多角度的觀點。


 


*自然與環境(羅傑克恩Roger Cohn)


~現今自然作家的領域涵蓋的,不僅是只有整個環境,也包含了整個社會、化學、生物學以及政治的議題。作為這樣的報導記者,要有宏觀的氣度。參考好的作者對於自然的描述,文筆要優美,透露自己隊於土地的熱情。


 


*地方及區域型新聞寫作(約翰羅森勃John Rosenberg)


~沒什麼值得記錄的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