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10.12.07


   


        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看到和寫作相關的書籍時,都會拿起來翻翻看。雖然這類的理論書,對於實際寫作通常沒有什麼幫助,不過在「看一看也無妨吧」這樣的心情下,也看了不少相關的著作。


        今天在看到一本和這個主題相關的、很糟的書的同時,也看到另外一本感覺很有用的、同類型的書籍。寫得很糟糕的,是由Love拉芙撰寫,大峽谷出版社出版的「言情小說大解析」。因為內容都是大家知道的常識,且作者說明不清不楚,所以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大災難。把所有的常識拿出來,隨意拼湊成書。我一面看,一面覺得這本書的作者是在浪費讀者的時間。


        另外一本,是由張明彥撰寫,逸詩出版社發行的「你想寫小說嗎?」


        我覺得這本書就好多了。我認為這本書好的地方,在於他誠實地說出很多創作上的想法,並且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在創作上實用的撇步。想寫小說,但是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人,看這本書,應該會知道如何開始寫下自己的故事。


        在第二章,「小說創作實技篇」裡,「故事的編造」一文中,作者老實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所有故事的模式,都是從前故事的再版,」所以創作的時候,「不要要求獨創性。(P.51)」他認為別人故事的骨骼、別人故事的Plot,「我們可以去模仿,不過皮肉應該是自己的。」…這樣的想法。我之前在讀德國文學史的時候,就有這樣想過,所以現在看到他這樣寫,覺得很有道理:那時讀德國文學史,讀到Hauptmann的時候,很想寫一篇很像Bahnwaerter Thier的故事。純粹模仿故事的大綱,寫出新的故事。


        (對,這種方式很賤,我知道。哈哈~)


        另外作者提到,除了多讀書、觀賞電影、看錄影帶以外,我們也可以從電影海報、電影廣告、書本目錄這樣短短的句子開始,利用我們的想像力,發展出完全不一樣的故事。他認為這些廣告句,通常是某種劇情的濃縮。而且這些短短的句子,通常很有文字上的力量。所以從這些廣告詞發想故事,也是一個可行的創作方法。


        最後最絕的,是他在「最後的一招」這篇中提到,如果完全不知道怎麼寫的話,最後的一招,就是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故事,然後「套著寫」。原文寫東,你就寫西。原文寫打籃球,你就換成打網球。書裡面有提出一個套寫範例。看他的理論及例子,覺得好像這樣真的行得通的樣子。我也很想試試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