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27.02.09


 


 


 


米榭太太,她有著刺蝟的優雅,外表看起來全是刺,防守嚴密,可是我直覺她的內在也跟刺蝟一樣細緻。刺蝟這個小動物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非常的高雅。(167)


 


 


 


我要大聲地說,芭貝里(Muriel Barbery)的「刺蝟的優雅(L’elegance du herisson)」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書。(雖然現在才二月底!)總的來說,這是一本探討人生意義的哲學書,裡面提到的諸多觀點,都值得讀者一再地細細品味。喜歡往「我們為什麼存在」這方面多想的人,看這本書的話應該會和我一樣,會有一種…一種變聰明的感覺。


書的主角有兩個,一個是寡婦門 房米榭 太太,另外一個是位叫芭洛瑪的小女孩。這本書裡面,前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她們兩個人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各自表達自己對周遭事物的看法。從這部分的內容來看,好像「刺蝟的優雅」是一本沒有什麼故事情節的書。不過到了後半段,由於新房客的加入,讓這本小說開始有了情節起伏。


新房客小津先生不僅和小女孩芭洛瑪有著互動,同時也注意到,處於低下階層、平常對大家來說,好像隱形人一樣的門 房米榭 太太,其實是愛好文藝及哲學思考的知識份子。隨著小津先生欣賞 米榭 太太的程度越來越高,進而邀約她一起吃飯,故事開始慢慢有了變化,不再只是內心的獨白。可惜雖然這對有情人的互動良好,但正當他們感情升溫之際, 米榭 太太卻突然地被車子撞倒而喪生,整個故事也因此突然地結束。


這樣結局的安排,本來讓我覺得十分突兀,不過想一想之後,覺得其實也不錯啦。我是說,如果小津先生 和米榭 太太的戀情持續的話,那整本書就未免太快樂了,可能變成一本愛情小說,而不是哲學思考的書。如果小津先生這個角色不出現的話,那持續獨白的內容,好像也不知道怎麼收尾。我猜因為這樣,所以作者才會寫出這種情節吧?突然的死亡,也讓讀者感到生命就是這樣沒有目的、這樣無常,且又荒謬的。這…這剛好也符合這本書的調性吧?因為如此,所以後來也接受這樣的結局了。


這本小說很好的設計,是每一個篇章都是短短的兩三頁,很適合在零碎的時間閱讀。我啊,我對於這本書,真的有太多話想要說了。下面我用條列的方式,整理一下我雜亂無章的思緒。這本書要表現的重點有下面幾項:


 


(1)生命沒有意義


就我來說,整本書最讓我有共鳴的,就是作者對於人生的看法。有人想過,我們的生命有意義嗎?我們每天工作,辛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這一切又都是為了什麼呢?有神嗎?沒有神嗎?有來生嗎?還是死了就死了?我們比其他的動物更優越嗎?還是我們也只不過是一種動物?這些問題,這本書裡著墨了很多,我把我喜歡的段落抄了下來…。


(2)知識份子的觀點


這本書應該是為(自以為是)知識份子而寫的吧?裡面也有很多的想法,完全就是知識份子的觀點。也許很多常在看書、常在思考的人都會認同書裡所說的事情。只不過…這裡我覺得很奇怪的是,主角的外型一個設定成沒有錢、又矮又肥,但是喜歡看書的門房;另一個是戴著眼鏡自命不凡且喜歡看書的小女孩…,這樣的安排,也和爭取讀者的認同感有關嗎?


 


(3)對於「美」的討論


我覺得書裡面寫的很好的,還有那些討論「美」的相關段落。對於藝術,裡面有一個段落說:「藝術有何用處呢?藝術是在時間的巨輪中,打開一道對動物而言似乎是永遠不可少的情感空間,替我們提供了一個短暫,但像電光火石般的幻覺。藝術是如何誕生的呢?它來自於心智對感官領域所擁有的雕塑能力。藝術替我們做了些什麼呢?它讓我們的情感擁有外形,讓情感可以被看見,並且將人類傑作共有的永恆印記銘刻在情感上。所有的傑作都是透過某種特殊的外形,成為人類共同情感的化身。(234)」…這,這寫的太好了啦!


另外作者在189頁寫到「美學,如果我們鄭重地考慮一下,美學不過是恰到好處的啟蒙,…有關恰到好處的知識根深蒂固地刻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書中對於「恰到好處」這件事,也有提到很多,(我推測)這和書中對於東方文化的仰慕心態很有關係。


311頁有一個段落是:「所謂美,就是當美出現時我們所抓住的。也就是事物的美和死亡被我們在同一時間看到時,這個事物的剎那形態…。也許是這個吧,活著,就是要追捕消逝的剎那時光。」這種對於剎那時光的強調,在121頁又有寫到:當芭洛瑪在看電視轉播雙人跳水比賽時,她問,「為什麼我們那麼希望慢半拍的人追上另一個人呢?為什麼動作不一致會令我們感到那麼難過?…答案不難找到,所有這一類的事,就差那麼一丁點兒就永遠失去的事…所有我們應該說出來的話,我們應該做的手勢,這些一閃即逝的適當時機在有一天突然出現,而我們沒有立刻抓住,以後就永遠消失了…就差那麼一點兒就失敗…」


不是嗎?作者不是完全寫出了我們心裡的話嗎?因為這樣,所以我真的超喜歡這本書的。


我的讀書心得變得太長了,(也沒有人會耐心地看吧,)我應該在這邊做個收尾。這本書裡面還有很多有趣的觀點,像很多我很認同的觀點,以及(法國人特有的,)對於文法優美的強調…這些段落,我都把它抄在這篇文章的下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點閱。未來有空,我再寫些和本書相關的文章。


 


 


我喜歡的段落 (*刮號中的數字是頁數)


****************************************


01生命沒有意義


0101


似乎沒有人思考過,如果生命是荒謬的,那麼成功的一生也不會比失敗的一生更有價值,只是日子過得比較舒適罷了。(42)


 


0102


其實,我的接受的教育都是要讓我們去相信不存在的事,因為我們是不願受苦的生物。因此之故,我們耗盡所有的心血來說服自己,認為有些事情是值得追尋的,認為生命就因為如此才具有意義。(42)


 


0103


人自古以來就沒有太多的進化:人們總是認為人不是在偶然的情況下來到世間的,也認為大半時候都很友善的上帝總是在關照著人的命運。(69)


 


0104


人生總是有便捷之道的,雖然我對這條路感到非常反感。我沒有孩子,我不看電視,我不信上帝,這些都是所有人為了讓人生之路能夠更便捷而所走的道路。小孩能夠讓您避免面對自己,之後,就是孫子接替子女的功能。電視能夠讓您不要老是奔波勞碌,想要在空洞無意義的人生中,制訂出偉大的未來計畫;電視能把您的眼睛侷限在狹窄的空間裡,從而讓您排除了要創建豐功偉業的使命感。最後一項,上帝能夠安撫哺乳動物的恐懼心理,將我們對享樂必會終止的恐懼感減輕。因此,我沒有未來,沒有後代,不靠電視來麻痺生命的荒謬感,我知道人生的終結是什麼,我也預測到人生是空虛的,我敢說我選擇的不是一條便捷的道路。(204)


 


0105


人類對自然的詮釋很不可思議,而且還認為自己能夠擺脫自然的支配…。我認為只有一件事必須做:找出我們為之而生的任務,然後盡我們所有的能力,所有的力量去完成這個任務,不要自尋煩惱,也不要相信我們動物的本性中具有神聖的特點。只有這樣,我們在死神降臨時,才會有正在做一件充滿建設性的工作的感覺。什麼自由,決定,意願,這些啊,這些都是幻想。我們以為我們能生產蜂蜜,而可以不遭受和蜜蜂相同的命運;其實,我們和蜜蜂一樣,註定要完成任務,然後死亡。(271)



 


 


02知識份子的觀點


0201


睿智使成功的滋味變得苦澀,而平庸會讓人繼續抱持希望。(42)


 


0202


有人無法從觀察的事物中去了解是何種原因能讓事物擁有內在生命和氣息,因此這些人一輩子都在討論人和物體,就好像是機械人,物體沒有靈魂,然後按照主觀性的靈感,胡謅一頓。(52)


 


0203


沒錯,我是逃離,拒絕戰鬥。(70)


 


0204


您知道…該來的就會來。…眾人對我做了很多的責備,又是戰爭,又是和平…可是凡是該來的都已經來了…只要懂得等待,該來的就會來。(124)


 


0205


假如有一件事令窮人憎厭的話,那就是其他的窮人。(143)


 


0206


我雖然知道這世界是很醜陋的,但是我也不想看到這醜陋的世界。(241)


 


0207


共相性存在,還是單一物體存在?(284)


 


0208


批評大學研究方向的偏差。(286)



 


 


03 對於美的討論


0301


黃香李測驗的驚人之處,在於它是無法令人抗拒的擺明事實。…咬一口水果,人就明白了。明白了什麼呢?全部。(71)


 


0302


真正的新穎是不會隨著時間而老化。(119)


 


0303


美學,如果我們鄭重地考慮一下,美學不過是恰到好處的啟蒙,…有關恰到好處的知識根深蒂固地刻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189)


 


0304


藝術有何用處呢?藝術是在時間的巨輪中,打開一道對動物而言似乎是永遠不可少的情感空間,替我們提供了一個短暫,但像電光火石般的幻覺。藝術是如何誕生的呢?它來自於心智對感官領域所擁有的雕塑能力。藝術替我們做了些什麼呢?它讓我們的情感擁有外形,讓情感可以被看見,並且將人類傑作共有的永恆印記銘刻在情感上。所有的傑作都是透過某種特殊的外形,成為人類共同情感的化身。(234)


 


0305


所謂美,就是當美出現時我們所抓住的。也就是事物的美和死亡被我們在同一時間看到時,這個事物的剎那形態…。也許是這個吧,活著,就是要追捕消逝的剎那時光。(311)



 


 


04 有趣的觀點


0401


沒有一件事比現實人生更殘酷,更不公平:因為在人活著的世界裡,擁有權力的不是行動,而是語言;在這個世界中,最高等的才智是對語言的掌握能力。


這太可怕了,靈長類動物註定就是要果腹,睡眠,生育,征服和保障領土的,而在這方面最有能力的人,也就是最像野獸的人,卻被其他人,被一些只會妙語生花的人欺騙,而後者恐怕連捍衛花園,獵隻野兔做晚餐,規規矩矩的生育都做不到。人是活在由弱者掌權的世界中。這對我們與生俱來的動物本性來說是一種侮辱,一種倒錯,一種深刻的矛盾。(74)



 


 


05 我也認同的觀點


0501


真沒想到有些人會沒有電視!他們是怎麼打發時間的呢?我呀,我可以在電視機前面待上好幾個鐘頭。我喜歡把聲音關掉,然後看電視。那感覺好像是透過X光看東西似的。您要是把聲音切掉的話,就等於把包著兩歐元的火腿肉的華麗絲紙給拿掉。要是透過這種方式看新聞報導,那您就會明白:所有的影像彼此之間都沒有任何關連,唯一能把它們聯接在一起的是評論員,評論員將一系列前後相繼的影像變成了一系列的真實事件。(120)


 


0502


行了,廢話少說,我是很喜歡看電視的,今天下午我就欣賞到一個非常有趣的人體動作:一項跳水競賽…她們做了幾個優美的動作後就跳水。剛開始的剎那,一切都十全十美。我的身體也感受到這種完美,這好像跟「鏡子神經元」有關,當我們看一個人在做一個動作時,我們雖然沒有做任何動作,但是這個人為了做這個動作而激發的神經元也連帶地反射在我們身上,激發我們相同的神經元。因此我是坐在沙發上,嘴裡吃著馬鈴薯脆餅的花式跳水員。也就是為了這個原因,我們都喜歡看電視上的運動節目。(120-1)


 


0503


為什麼我們那麼希望慢半拍的人追上另一個人呢?為什麼動作不一致會令我們感到那麼難過?…答案不難找到,所有這一類的事,就差那麼一丁點兒就永遠失去的事…所有我們應該說出來的話,我們應該做的手勢,這些一閃即逝的適當時機在有一天突然出現,而我們沒有立刻抓住,以後就永遠消失了…就差那麼一點兒就失敗…(121-2)


 


 


0504


千萬不要忘記這些。不要忘記身體衰弱的老人,這些老人瀕臨年輕人不想面對的死亡(所以他們讓養老院把他們的父母帶到那兒去,避免吵吵鬧鬧,也避免煩惱),應該要儘量利用的晚年生活卻變得毫無樂趣,只能在枯燥、苦澀,以及嘮叨的閒話中打發日子。不要忘記你的身體也會衰弱,朋友會死亡,所有的人都會忘記你,晚年會很孤獨。也不要忘掉這些老人曾是年輕人,還有,生命是出奇的短暫,我們今天只有二十歲,可是第二天就是八十歲了。鴿蘭白(說這段話的人的姊姊)以為我們可以「很快地忘掉」,因為年老對她來講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就好像永遠不會降臨到她身上似的。而我呢,我很早就明白生命是曇花一現,只要看看我周圍的成人,如此的忙碌,為了將會來臨的死亡如此緊張,為了不要想到明天,貪婪地享受現在…話說回來,我們要是害怕明天,那是因為我們不懂得建設現在,因為我們不懂得建設現在,所以才對自己瞎扯明天可以做得到,因此一切就完蛋了,因為明天到最後總會變成今天的,您懂吧?…所以說,千萬不要忘記這一切。一定要抱著我們有一天也會老,那日子不會很美,不會很好,不會很快樂的信念而活著。同時要對自己說,重要的是現在,要建設一些事情,現在,不計一切代價,不計一切力量。要經常把養老院放在腦海裡,讓自己每天都能超越自己,讓每個日子變成不朽。要一步步地爬到自己的聖母峰,並且要讓每一個腳步能像永恆般那麼長久。…未來的用途是:以充滿活力的真正計畫來建設現在。(150-1)


 


0505


我們從來無法打破自己的成見,用超然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更糟糕的是,我們早已放棄了認識別人的意願,我們所認識的只是自己本人,我們卻無法在心靈的明鏡上認清自己。我們要是能明白這點,我們要是知道在別人身上想看的只是自己的影子,我們在大沙漠中是很孤獨的,我們可能會發瘋。(168)


 


0506


我覺得我們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情緒的,因為我們的內心意識有許多層,而我們有辦法和意識接觸。(179)


 


0507


我很喜歡粉紅色,我覺得這個顏色被亂批一頓, 一般人都把粉紅色當成幼稚或是浮華的顏色,其實粉紅色是很細緻文雅的顏色。(180)


 


0508


人是所以能體會到快樂,那是因為我們知道快樂是曇花一現,而且是獨一無二的,…(188)


 


0509


我認為她吃抗憂鬱藥的目的不是為了要減輕焦慮,而是為了要忍受心裡分析。當她在轉述她的心裡分析療程時,聽了簡直是令人灰心,心理醫生那傢伙總是在每隔一段時間後,冒出一句「嗯」,然後重複媽媽的最後一句話(「我上樂諾特食品店,我母親和我一起去」:「嗯,您母親?」「我很喜歡巧克力」:「嗯,巧克力?」)。如果這就是心理醫生的話,那我明天也可以自稱是心理醫生了。(191)


(這段特別抄下來,是有空要問立人的問題。)



 


 


 


06 文法優美的強調


0601


文法是一條能讓人領悟到美的路徑。當我們再說話,在看書或是在寫文章時,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做出來的句子是不是很美,或者,我們是不是正在讀一段很美的句子。我們有能力辨認出美麗的句子結構,或者是動人的文筆。可是當我們研究文法時,我們是進入了語言的另一個境界的美。研究文法。那是為了要對語言抽絲剝繭,看它是如何作成的,也就是說看它赤裸裸的樣子。(182)



 


 


 


 


相關連結


****************************************


刺蝟的優雅:博客來書籍網頁 [相關連結]


網友「野渡橫舟」的書籍介紹 [相關連結]


我的其他讀書記錄 [相關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