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SüskindDas Parfum時,看了各式各樣的文章:


  一篇談到主角葛奴已(Grenouille)為什麼會不斷地被形容成扁虱(Zeck):扁虱代表了不容易被殺死及堅強的求生意志…。這些理由自己稍微想一下就可以想到。這篇由Carrie B. McWhorter寫的文章沒什麼價值。


  不過,在另一篇文章由Nicholas Vazsonyi寫的文章中提到Schlafes BruderDas ParfumBabette’s Fest這三個故事的比較就很有趣了:作者不說,我還不知道有這些故事。作者以為這上面提到的三個故事都是承襲德國狂飆時代(Sturm und Drang)的傳統、是描寫「天才(Genie)」的故事:Grenouille當然是嗅覺的天才。在Robert SchneiderSchlafes Bruder是屬於聽覺、音樂的天才。而Isak DinesenBabette’s Feast則是描寫味覺上的天才的故事。文章中條列了這些作品的多處相同點,是一篇思考細膩、邏輯清晰、內容豐富的上品。


  Jutta Arend提到徐四金各各故事中人物的相同點也頗富參考價值。


  徐四金的「香水」是我研究所畢業的論文題目。除了以德文寫作以外。計畫可以出一本中文的、研究徐四金的專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