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31.05.11
朋友的Facebook上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平平攏是生囝仔的器官,為啥物陳唐山講『卵葩』就去予電視台消音,周杰倫講『屌』就毋免消音…咁講用台語發音就會變較無水準?」
當然語言絕對沒有高下之分,沒有用那個語言就比較有水準或沒水準。我覺得是:因為「現在會講『卵葩』的人給一般大眾的印象造成的,他們做的事,他們說的話,給一般大眾的觀感並不好,所以才會被電視台消音。」而由於朋友反政府、反國民黨的立場,幾乎每件事都認為是之前國民黨統治留下來的餘毒,所以我繼續說:「當然語言帶給人的感覺會被政府影響,不過政府有這麼厲害嗎?消音應該是電視台自己覺得應該消音的。而為什麼電視台會消音呢?是怕政府會處罰嗎?還是因為擔心給大眾的觀感呢?」…我就留下來這麼個問題。結果得到的回應還是一樣,於是沒有再繼續留言討論。
前段時間發生了另外一件事:作家黃春明到成大演講被台文系的副教授抗議。說是黃春明用國語寫作很可恥,應該用台語創作台灣文學才是。該教授是提倡台語教學的學者,寫出來的文章夾雜著大量的羅馬拼音來表現台語的發音。他執著於推行他的這套文字系統,以激烈的方式想要改變社會大眾。
我想要說的是,與其強烈的抱怨和激進的改革,相較起來,每天製作台語連續劇,讓大家每天看,潛移默化地接受台語,或是像吳念貞導演拍出純樸的影片,讓每個人感受到台語的趣味和善或許比較實際。使用台語的時候都說好話,不是罵髒話。所作所為都能夠讓人看重。久而久之,才可以達到他們想要的目標吧?
相關連結
******************************************************************************
張大春說:成大還能去嗎? [頁面連結]
一個台文所教授之恥 [頁面連結]
黃春明的新聞連結 [頁面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