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22.05.06


 


  為了撰寫論文,於是繼續研究德國作家徐四金(Süskind)。因為連續兩天放假都在圖書館從早上8點多一直看到晚上8點多,所以剛剛離開圖書館的時候,有種想吐的感覺:覺得全身的每個細胞都塞滿了徐四金這個作家的影子,覺得如果不小心,徐四金名字中那個ü的重音符號會被我吐出來。


  徐四金被歸類在後現代的作家之列(postmodern)。從資料的閱讀中,我慢慢瞭解了什麼是「後現代」。常常在看文學辭典或老師在解釋這樣的專有名詞時,都會用深奧的語言,讓人沒有辦法瞭解詞語的真正意義。現在,趁我自己還算瞭解的時候,我用「白話」解釋、記錄「後現代文學」的特點:


 


  「後現代」不是反對「現代」,而是「現代」文學理念的延續。


 


  「後現代」作品的特點大概有下列8點:


  1.融合各各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寫作風格。


  2.融合之前著名作品的段落。用文學一點的術語來說就是所謂的「互文性」。


  3.可以當成通俗、大眾小說來看,不過,如果要認真的看待,也可以對其做文學性、學術性的分析。後現代的作家廣受大眾歡迎。他們寫的故事緊張刺激。和一般大眾小說的分別是,後現代小說在人物塑造和情節複雜性上比一般的大眾小說擁有更高的水平。


  4.不像之前的文學一樣,後現代作家純為娛樂而寫作,他們沒有文以載道、沒有教化人心這樣的寫作目的。用語言學一點的話說,就是沒有「呼叫」的功能。


  5.後現代小說中故事發生的地點通常在遙遠的異地、或是在異國。


  6.不像之前的小說著重內心分析、內心描寫,敘事者讓讀者和主角保持一個距離。不會直接告訴讀者主角的感受。


  7.在後現代小說中,很難把作者和敘事者、作者和故事做一個連結。很難從故事中推測寫這故事的作者的內心世界。


  8.結尾給讀者很多想像的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