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agebuch 28.05.06


 


  中國文學史的課程,在上到南朝詩人「江淹」時,老師說他就是成語「江郎才盡」的江郎:


  江淹是當時有名的文人,於是大家紛紛向他索取文章詩畫。碰到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還可以斷然拒絕,但碰到長輩或高官的話,就非得花心力費時間創作。現代人躲避卡債,在古代的江淹是躲避「文債」。為了躲避文債,所以他自己編了一個後人信以為真的故事:他說有一天自己趕路夜宿禪靈寺時作了一個夢。夢中一個自稱張景陽(也就是晉朝詩人張協)的人說他把一塊布寄放在江淹身上。江淹找了找,果然發現有一小塊布在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寄放的布差不多都被用完了的張協很生氣。他轉頭看到另外一個叫丘遲的人,就對丘遲說,布只剩這一小塊了,一點用也沒有,就給你吧。做完這個夢以後,江淹寫文章的文采盡失,而丘遲寫出了他有名的「與陳伯之書」。


  故事還沒有結束。喜歡作夢的江淹又做了另外一個夢。夢中有一個自稱郭璞的人向江淹要自己寄放在江淹那多年的五彩筆。在江淹在夢中歸還五彩筆之後,江淹做的詩就變的很糟糕。這就是「江郎才盡」這個成語的來源。


  中國文學史裡面的小故事經常引起我的興趣。在這個故事中,「布」和「筆」代表了作家的「靈感」。這樣在夢中失去靈感的情節可以再做加工成為另一個新的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omas 的頭像
    Thomas

    Thomas' Tagebuch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