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02.08.06


 




  書中最大的主題就是「宗教」。雖然在看這小說時,緊張刺激的感覺就好像在看電影一樣,不過這充滿娛樂性的劇情中,很多對於宗教的敘述都是觸及人心的。在書中的385頁,神父凡特雷思卡提到科學和宗教的衝突時說道:


 


  「科學可能減少了疾病和勞苦所帶來的不幸,提供大量的小機器讓我們生活更加方便、有娛樂性;但科學也留下了一個沒有奇蹟的世界。我們的日落美景淪落為一大堆波長和頻率,錯綜複雜的宇宙被解析為各種數學方程式。就連我們身為人類的自我價值,也被摧毀了那些保障要讓我們結合在一起的科技,都只是讓我們更分隔而已…一旦捨棄了宗教,人們就會發現自己處於精神上的真空。我們吶喊著尋找意義…我們看到了幽浮,從事通靈、心靈交會、靈魂出竅體驗、心靈探索---這些反常的概念都披著科學的外衣,卻是不折不扣的非理性。那是現代靈魂的絕望吶喊,寂寞又痛苦,這些靈魂癱瘓了,因為自己的啟蒙,也因為無能接受任何科技以外的意義。


 


  這一段讓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娛樂為主的暢銷書。作者丹布朗想要用這本書說些什麼重要的事,而且他真的把這個時代的問題指出來了。神父凡特雷思卡這樣對於宗教的虔誠讓他成為「天使」,而他謀殺人的計畫讓他成為「惡魔」。不過這應該不是書名叫「天使與魔鬼」的原因,因為那書的原名天使與魔鬼都是採複數型。另外無解的是中文版的封面採用希絲特教堂中米開朗基羅「創世紀」中的部分圖形,不知道這畫和本書有何相關?要自己創造一個封面也應該做的和小說的內容有關才是。


  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對藝術、建築史的知識是非常廣博的。在書中出現的那些雙向圖(ambigram)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雖然那些圖是作者的好友設計的,不過讓圖和劇情緊密結合營造出詭異的氣氛卻是丹布朗的成就。丹布朗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作家:他不但知道如何創造讓人想繼續看下去的劇情,從他的書中,也可以知道這個作家在眾多領域裡都有廣博的知識。從他的小說「數位密碼(Digital Fortress)(1998)」可以知道他對數位資訊領域的知識及密碼組合的瞭解,從「達文西密碼」中可以知道他對考古學、宗教這方面也涉獵甚多。從「天使與魔鬼」裡一個科學家的信念中,可以知道丹布朗對哲學也有一定的瞭解:書中的一個研究細微粒子的科學家證明了,組成我們這個世界最微小的物質粒子,是彼此有關係的。好像組成我身體的粒子和組成你或其他人身體的粒子其實都彼此有關係,而且受到某種力量的影響。


  上述的想法讓人想到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Leibniz)的「單子論(Theory of monads)(單子無窗戶、受到中心單子、也就是「神」的控制)。因為這些融合科學及宗教的理論實在太雷同,於是讓人猜想丹布朗創造出這樣的劇情是因為他讀過哲學史、知道萊布尼茲這號人物的學說,所以才寫的出來這樣的小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