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ebuch 13.04.11


 


2月中開始的程式課程,到現在已經上完了一半。課程是學習如何設計手機上的應用程式,一直要上到六月初。前面一半的課程在學習iPhone的應用程式設計,而這樣的課程在上個禮拜已經暫時告一個段落。目前開始的是後半段的課程,在後半段的課程中,我們要學習在另外一個叫做Android的手機系統平台上設計應用程式。由於新學習到的手機平台與工作環境和之前的相差太大,所以很多人在剛進入的時候都覺得很不習慣。我也算是這些「很多人」中的一個,因為也很不習慣,所以今天的日記就要記錄其中的一些差別:


 


1.Xcode vs Eclipse


設計iPhone時用得很順的Xcode和現在體系肥大不時就會小當機的Eclipse就很不一樣。用Xcode寫程式的時候,寫到一半會自動提示加上自動完成,而且所有的關鍵字都會變色;雖然Eclipse免費的,但是很多關鍵字都不會變色,也不會自動完成,使用起來可說是非常地不方便,從Xcode跳進Eclipse的人,剛開始可能都會很火大吧?


 


2.圖形化介面 vs XML版面配置


當然設計iPhone程式的時候,也可以用程式碼直接生成畫面中的按鈕、文字等所謂的元件。不過也可以選擇以圖像的方式,所謂Interface Builder來建構版面。在設定圖像式介面和程式碼間的聯繫時,也可以用滑鼠拖拉的方式連結兩個領域的東西做聯繫…怎麼說呢,整個感覺就好像在玩遊戲一樣,讓開發人員覺得開發程式的過程非常有趣。


相對於Xcode來說,Google Android系統就差了非常多。以XML文件為基礎的版面配置,讓剛進入的人非常不能適應。全部都是程式碼,連設定滑鼠事件也是用程式碼來完成。除了開發的過程沒有趣味以外,我以為這就是大部分Android應用程式介面會比iPhone應用程式介面差一大截的主要原因。


3.不同走向的程式資料庫


我發現Android的函式庫是很豐富啦,不過在那麼多系統預設的函式中,居然沒有處理畫面轉場的函式!Android轉場要自己寫程式碼我沒有意見,沒有動畫我就很介意啦!如果我程式很強的話,我要來寫個自己的library.。以後如果有人開發android想要做動畫轉場的話,就可以直接引入就好了。[使用簡單,只要帶入參數就好了,程式就直接幫你把動畫的部份處理完成]


 


4.程式語法的不同


這沒什麼好抱怨的。以Objective C為基礎的iPhone應用程式設計和以Java為基礎的Android應用程式設計,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東西。不過好不容易適應了ObjectiveC的語法,馬上又調成Java的語法還真是很不習慣啊…。


 


以上就是學完iPhone程式設計後馬上跳到Android領域初學者的感受。雖然多所抱怨,不過還是會好好地學Android的程式。那天來做一款Android應用程式來分享給大家玩玩看吧!


 


相關連結


******************************************************************************


AppsGaGa:介紹iPhoneiPad遊戲程式的頻道 [頁面連結]


不合人性的運算子 ++ - - [頁面連結]


正式成為付費的開發人員 [頁面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